而在一整套制度保障体系中,最定型化、最有权威、最有效力的,就是法律制度保障体系。
可以说,新加坡私人企业的表现,和新加坡的经济发达程度以及人均收入水平在世界上的排名是完全不相称的。结合李总理最近推动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有些朋友认为,新一轮改革浪潮在即,民营企业的机会又来了。
虽然新加坡独立前也有被英国长期殖民的历史,甚至英语都是其官方语言之一,上世纪90年代以后还允许美军使用其基地,但60-80年代新加坡经济起步腾飞时,却是在李光耀先生治下,既做到了对内严厉的一党长期执政,又对外坚持了新加坡的自主利益。而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可算政左经右的成功案例,比如说曾长期处于殖民独裁统治下的香港。而香港则被英国统治百年之久。而它们的宗主国或控制国,都是老牌的、高度民主化的市场经济国家。仅仅是为大家指出这个现象而已吧。
比如说,它们几乎都是在殖民地或某种程度的附庸国状态下,取得经济成就的。纯从可行性的意义上,我想讨论的是:从世界范围看,有没有长期坚持政左经右路线、而在经济上取得成功的国家?如果有,这种经济形态下,民营企业家会面临怎样的形势? 先看第一问。消费税全部由生产企业或进口企业上交,都划归归中央税种。
关于这些领域反垄断具体政策措施,我分别在《构建和谐共赢的教育体制》[ 《构建和谐共赢的教育体制》]《构建和谐共赢的殡葬体制》[ 《和谐共赢的养老体制研究》]《构建和谐共赢的医药卫生体制》[ 《构建和谐共赢的殡葬体制》]《和谐共赢的养老体制研究》[ 《构建和谐共赢的医药卫生体制》]等文章有研究。这些行业都属于民生保障行业,是公共产品,但是本来公共产品的属性可以由政府向民众提供保障资金,企事业单位可以自主收费,成为市场机制可以调节的行业。个人所得税、遗产税、赠予税就是一种调节收入分配,对市场进行干预,实现社会公平的税,由于与地方属性很强,所以全部划归区县市地方政府,又按人头通过转移支付全部补贴给每个公民用于养老和教育等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企业所得税全部实行20%统一税率,禁止任何减免优惠行为。
按照新的财政预算理论,中央税收的关税和增值税部分的国家预算分配比例和方式要以立法确定下来,立法机构、行政部门、司法机构、军队这四大机构分配比例要用宪法确定下来,这些机构的组成机构预算分配比例用国家基本法律规定下来。首先铁路投资建设运行向所有企业开放,任何企业都可以新建铁路。
关键是政府正确发挥资源税的作用,让市场机制变稀缺资源为充足资源。还制定相应的举报奖励制度和办案经费制度,给予举报属实的举报者奖励50%补贴款,提取的50%补贴款作为办案经费给予办案人员奖励。对于各级政府是否对金融机构的持股比例和区域性金融机构进行并购重组和股权多元化不必做出要求。⑶打破公路、铁路建设经营的垄断。
有钱赚,企业就会积极从事金融服务,不需要政府鼓励。对进口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各种矿产资源也按同等标准征税,其他非资源类进口商品也根据资源税占GDP的比重为资源税率征收相应的进口资源税。指定独立董事的第三方机构。各种罚没收入用于建立各种救助性基金,用于补偿相应违法行为给人民群众造成的伤害,这些基金按照人口比例分到县级。
3、改革专利审批收费制度 简化专利收费,只设专利申请审查费和专利保护费。国研版383方案把低保作为国民基础社会保障重要组成部分是错误的。
二、行政体制改革 正是因为国研版383方案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没有搞清楚,导致国研版383方案对于政府职能界定还不够清晰,对于政府审批范围和内容也就更加界定不清楚,就更加不可能在公务员薪酬制度改革提出能够真正实现绩效与薪酬统一薪酬制度方案了。一是铁道交通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4、建立优胜劣汰的薪酬制度 科学技术知识产权部除了国家规定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外,还有两个收入来源作为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工作经费。既然如此,我们也应该遵循市场规律,修订相关的政策制度,让市场机制引导这些部门和其工作人员干出人们满意的事情。延迟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就是给金融机构高层腐败开绿灯,增加中国金融市场风险。这些所谓经济安全类垄断企业简直就是人民的吸血鬼,社会主义的蛀虫。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上市公司其股东大会都缺乏足够的代表性,其选出董事也不会有足够的代表性,因此,股东大会只选举内部董事,外部董事由第三方机构指定。对中央转移支付的财政收入都只能安排给每个公民,地方只是具有管理职能,没有分配权。
在税源分配方面,工业企业增值税、物流企业和网络销售企业增值税该归中央,其他企业的增值税归地方。因此,廉洁年金制度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有建立优胜劣汰公职人员薪酬制度才能实现效率与薪酬统一,才能真正消灭腐败。
但是我认为这个改革方案理论创新还不够,有些具体政策上还存在不足。遗产税、赠予税、印花税、契税。
通过随机抽取的办法产生,并且一个有任职资格的人员只能担任一个公司的独立董事,一年一换。电网公司的输送费收费标准在没有形成多电网竞争之前由国家发改委制定。
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则意味着企业数目减少,一类产品的大部分生产都集中在几个大企业手中,它们之间比较容易达成协议,共同操纵部门的生产和销售,从而使垄断的产生。建立科研监督检查制度,对于明显虚假、名不副实的科研机构进行清理,没收这些机构的可研经费。市场机制就是资源在市场上通过自由竞争与自由交换来实现配置的机制,主要包括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平均利润率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等基本规律。基本思路包括取消部门创收,罚没收入归中央,部门薪酬工作经费包干,对部门考核就简化为事故和服务对象投诉,达不到规定要求的,直接责任人和主要领导就要辞职,经费节约了就归部门直接支配,不问去处。
我在《关于社会公平与效率的研究》[ 《关于社会公平与效率的研究》]对公平和效率关系研究时发现最公平制度就是最有效率制度,因此,所以383方案应该以建立最公平也最有效率的效率与公平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二是银行存贷款利率和保险业的保费标准要放开。
企业可以自主提高道路等级标准,但是国家不提供每种车辆通行费养路费补贴标准和过路费收费标准。对企业的投资其他企业利润分红也全额缴税,不予减免,之所以减免就是不鼓励企业直接控股或者投资其他企业,这措施可以减少垄断和所有者缺位现象。
第五aB只能全部购买企业资产,在高管离职后才能卖出。对于现有的公路修建权和经营权招标,就是确定每种车辆通行费养路费补贴标准和过路费收费标准,那个企业费用标准低,谁就中标。
国研版383方案提出大幅提高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成本的做法是正确,只要给知识产权以真正的保护,政府不需要给他们额外的支持。中国腐败主要就是雁过拔毛拦路抢劫坐地分赃三种形式,都是一些经济政策制度设计缺陷造成的,政府官员自由裁量权只是受贿犯罪的原因之一,这些制度不取消,就不可能消除腐败。但是这种列举式反垄断改革不可能穷尽所有的垄断领域和行为。国研中心于2013年10月26日发布了383方案的改革设想,这个国研版改革方案的改革思路、改革领域政策措施与我过去研究成果有很多相似之处(本文中简称国研版改革方案)。
四、关于土地制度改革 国研版的383方案对土地制度改革已相当完善,但是还需要补充一点,就是土地制度改革必须和户籍制度改革配合,要取消非农和农业户口划分,这样土地经营权才能够真正实现自由转让。表面看来,食品安全事件、生产安全事故、生态环境灾难是政府在质检、安监、环保等外部性管理缺位,贪污腐败是党和政府反腐倡廉不力,政府机构膨胀是政府机构改革的失败,鼓励浪费制造腐败的政策出台是专家学者无知。
新增科研经费50%按原来比例增发原来的合格科研部门,另外50%用于新建科研机构,新建科研机构的经费没有用完可以累积到明年,但是不得挪用为科研主管部门的工作经费和人员工资福利。二是改革电的销售模式,电力生产企业既可以把电卖给电网公司,也可以直接把电卖给终端用户,发电企业(或购电企业)给电网公司支付输送费,或者自建输电网。
之所以出现这么多所谓自然垄断行业,都是因为政府受到计划经济思维的束缚和传统西方经济学的垄断理论的误导,制定了一些禁止竞争的政策保护保垄断造成的。资源税实现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手段,也是避免社会经济危机的有效途径,因此,对资源税政策的调整和转移支付力度调整就是政府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最重要的财政政策。